各学院: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徐州大学”的重大决策部署,推进落实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持续强化学科龙头引领作用,促进学科内涵发展,鼓励国家级成果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提升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学科,经学校研究决定,启动我校“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遴选工作,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遴选原则
以推进“徐州大学”建设为宗旨,瞄准国家、省市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特别是徐州“十四五”产业发展需求,按照“聚焦服务、强化特色、扶优扶强、优化结构”的学科建设思路,坚持“特色优势与应用服务相结合、重点建设与普遍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批实力显著、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好的学科。
二、建设类别
“十四五”校级重点学科分为“优先发展学科”“重点发展学科”“扶持发展学科”三类。拟定遴选优先发展学科3-4个,重点发展学科8-10个,扶持发展学科4-5个。
三、遴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校级重点学科需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见附件1)中的一级学科,各类重点学科的申报均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 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两个及以上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近五年有高水平成果产出;应用研究成果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学科队伍成员的学历、学缘、职称与年龄结构合理,有较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力量。学科负责人(带头人)原则上应为正高级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该学科中享有一定知名度,能把握本学科前沿动态及特色和优势,对学科发展具有预见性,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凝聚力强。
3. 原则上应具有市级以上科研平台,具有一定数量且较为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承担一定数量较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充足,科研成果突出。
4. 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研究机构或大学的同类学科有稳定密切的联系与交流,学术气氛浓厚。
5. 具有能充分满足本学科教学科研需要的场地、仪器设备与图书资料。
6. 以重点学科为依托的本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教学与人才培养成绩突出。
(二)类别条件
1. 申报优先发展学科,原则上应为我校优势学科,建设基础好、综合实力强,且在2026年能够全面达到省级重点学科(B类)或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水平。
2. 申报重点发展学科,学科建设基础较好、综合实力较强,基本达到学科所属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条件,且在2026年能够全面达到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或省级重点学科(C类)水平。
3. 申报扶持发展学科,学科建设基础目前仍待加强,距所属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申请条件尚有一定差距,但经过建设在2029年能够达到其要求。
四、遴选程序
1. 各二级学院按重点学科遴选原则及申报条件要求,整合资源、凝练学科方向,积极申报,认真撰写《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见附件2、附件3)并组织初步论证,经学院评议推荐后递交材料。
2.申报材料由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选,最终结果提交校长办公会审定后,由学校发文公布。
五、其他
1. 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期为4年,每个学院限牵头申报一项。根据充分竞争、择优建设原则,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进行建设。
2.鼓励与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规划相关,学科相近的教学单位与老师联合申报,建设经费可根据建设任务协商分配确定,但学科成员不得在各类申报学科之间重复。
3. 申报优先发展学科,填写《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一级学科版)》;申报重点发展学科与扶持发展学科,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一级学科版)》《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专业类别版)》。
4. 所有申报材料确保真实可靠、有支撑(支撑材料目录见附件4)。
5. 《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双面打印一式3份,于3月17日下午17:00前交至行政楼B318,同时发送申报书与支撑材料电子版至邮箱:xyc@xzit.edu.cn,逾期不予受理。如有疑问,请来电咨询。
联系人:王辉 武中文
电 话:8310 5726
附件1:《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
附件2:《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一级学科版)》
附件3:《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专业类别版)》
附件4:《徐州工程学院重点学科申报书》支撑材料目录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管理处
2023年3月7日